1. 概述:
电动后视镜在线检测台是对后视镜的调节方向,动作的有效性进行100%检测,对加热片的阻值,温度实时监控。
试验台采用铝合金框架结构,配备万用轮,方便移动, 放置后视镜的检测台两边距离30mm 以内 ,放置后视镜的平面到地面总高度1000mm ,倒置放置后视镜,所有左右后视镜的支撑不能与桌子及检测台有干涉(支撑件高度300mm 左右)。
做两套夹具,以分别适用左、右后视镜。实现一个产品对应一个程序模块(方便后续不同规格的后视镜进行程序设置,打开不同程序检测不同规格后视镜);
2。 操作方法
如下图所示
试验前设置好达到产品试验角度时位移传感器的位置和高度
3、操作步骤:
a 如图一气缸缩回带动位移传感器向下移动,将待测后视镜安装在工作台面上;后视镜镜面朝下,压在定位工装上面。
b 如图二,气缸伸出带动位移传感器顶端压在镜面上,计算机自动设定传感器归零,然后按要求,给出上下左右旋转后视镜的指令,前后左右位移传感器会相应传出位移数据值,软件自动算出对应的角度。判定是否合格。
C 接触式温度仪安装在装到镜面下面的工装上(或红外测温仪),测试镜面温度。
D 电阻采集端口接在供电加热接口的端口上,采集加热电阻的阻值。
3. 依据标准 GB 15084-94
4。 设计指标
4.1 设备使用环境
设备工作温度:0℃~40℃;
设备工作湿度:≤90%
供给电源:AC220V±10%、50Hz。
供气气源:6Bar。
4。2 试验项目
4.2.1 后视镜四方位调整;
4.2.2 1.向上调节(9°±1°,2S)→停顿(1S)→返回原点(归位)→停顿(1S)
4.2.3 2.向下调节(9°±1°,2S)→停顿(1S)→返回原点(归位)→停顿(1S)
4.2.4 3.向左调节(20°±1°,4S)→停顿(1S)→返回原点(归位)→停顿(1S)
4.2.5 4.向右调节(20°±1°,4S)→停顿(1S)→返回原点(归位)→停顿(1S)
4.2.6 测试循环次数可以任意调整(可以一个循环 5 次,也可调整为3次)。可根据客户的要求通过软件界面随时调整次数。
4.2.7 客户提供接头样品,我们按照样品来制造相应的快速接头(现有接头经常出现PIN 接触不良);快速接头使用PTFE 材料,经久耐用。快速接头在接插时,不带电操作。避免打火及拉弧,烧坏接头。
4。2。8 加热片阻值,温度变化;外接供电电源,计算机采集加热片两端的电阻值,同时用两组接触式探测仪器,采集镜面的温度。
4.3 检测设备配置
4。3。1。 提供0-30V 可调的直流稳压电源,电流电压可调,保证不会因为电压电流过大导致损坏检测工装和电动后视镜总成。
4。3。2. 后视镜调整方向:配有专门的工装,方便快捷的放入后视镜,利用一个感应开关,来确保放入位置的准确性,然后后视镜上,下,左,右,四个方向运动时,下方放有4 个高精度位移传感器,来感测运动的角度,以满足动作4 个动作需要,电脑会时时采集位移传感器的数据,来保证按照后视镜的运动方向和角度,同时控制停顿时间,电脑会记录每一循环直到达到相应的次数,然后通过之前采集的数据来判断产品的合格与不合格,并显示在电脑上,不合格的原因。
4.3.3. 加热片和广角镜加热片的阻值测定:提供一个稳压电源,在线路上连接一个电流传感器,来检测电流,然后通过电压电流的关系,求出电阻值,然后和设定的标准值进行判定,加热片的运行时间可控。
4.3.4. 配置有两台接触式测温仪实时检测,并把数据传送给电脑,实时采集和显示温度数值。
4。3。5.以上所有信息通过显示屏并记录,同时对合格产品进行条形码编码,并通过打码机打出对应的号码。 标签内容体现出来:日期,流水号,班次,操作员,温度,四边到位状况(根据客户提供的要求),
测试完成后标签自动打印;
4.3.6. 检测结果判定OK/NG,通过声音/灯光显示出来;不合格的实时报警,更直观的发现问题。
5、提供的技术资料
5.1,设备中文说明书资料 2 套(其中1 套为电子版光盘)
5。2,程序备份光盘 1 套
5。3,电路原理图、气路原理图 2 份(其中1 份为电子版光盘)
5.4,设备装机清单 2 份
5。5,合格证 2 份
5.6,维修保护事项 2 份
5.7,培训记录表,包括下面内容 2 份
设备操作规范(安全操作指导书);日常保养维护标准;日常故障处理。
设备预验收、培训及终验收
6、设备验收
6.1. 试验台指标满足技术协议中的要求,同时不低于国家有关规定,并
符合有关计量法、质量法规定。
6.2. 试验台指标满足技术协议中的要求,同时不低于国家有关规定,并符合有关计量法、质量法规定。
6.3. 设备中所有的测量仪器仪表、传感器必须有 CE 认证标志
6.4. 乙方提供电器原理图、使用说明书及软件备份
6.5. 设备制造完成后,通知使用方来生产现场进行预验收,预验收包括制造方提供的产品配置和功能是否与技术说明书中要求以及合同中给出的技术条款相符。
6。7. 设备到使用方,由制造厂家和使用厂家双方共同开箱清点交货配置。
6.8. 制造方负责硬件、软件安装和系统调试工作,安装调试完成后,按照技术说明书以及合同中给出的技术条款验收。制造方应选派技术熟练的机械、电器及自动化控制方面的专家对使用方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和培训,确保使用方能理解和掌握系统各部的原理,正确使用和操作,基本能独立完成合同规定的各项试验及维修项目。由使用方在验收单上签培训记录。
6.9. 制造方交付该设备并培训后,经一考核期的实际运转,考核整个系统的可靠性,考核期不少于5 个工作日。使用方在验收单上签字最终验收。
6.10. 设备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噪声不能超过 70dB(A)。
6。11. 其他未尽细项,以满足客户合理要求执行。
6.12. 设备为交钥匙工程,所有制作、安装、调试由我公司承担。
7、售后服务
7。1。乙方对产品质保期为一年,质保期内产品质量实行三包。质保期内出现除人为的任何质量问题由乙方解决;质保期后出现问题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乙方协助甲方处理。易损件不在质保范围内。
7。2. 如果试验台在试验期间出现质量问题,乙方维护的响应时间小于2 小时,如不能解决问题,乙方将在48 小时之内到达现场进行维护。
7。3. 力传感器和扭矩传感器做为易损件,不在三包范围内。
7.4. 乙方负责对设备终身维修,质保期外更换配件,收取配件成本费。
7。5. 如甲方需对设备进行质量标定,由甲方指定鉴定机构并承担其费用。
7.5,如有未尽事宜,双方友好协商解决。